无疑是俄罗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。俄罗斯是一个寒冷的国家。南北方比冷大战,智慧供暖何时成型?面对南北方不同的需求,供暖显然需要一个更加系统的、科学的管理平台。 淮河线是大致的“供暖分界线”,“*定南北”有不严谨之处,但是如果供暖要向南方扩展,下一条线又该划在哪里呢?供暖作为一种大规模、系统化的公共服务,涉及规划、建筑、能源、财政、技术、人才等方方面面,南方地区也缺乏相应的经验,应当“谋定而后动”,不能仓促上马。 有业内人士认为,要适应集中供暖,南方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、输送管道建设,以及房屋改造。其工程量将不亚于西气东输、南水北调。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指出,很多南方城市楼盘建造时并无集中供暖方面设计,如进行楼盘改造,成本较高。张晓梅曾在提案中呼吁,由国家、省两级投入建设资金,并将供暖补贴纳入财政预算。 相比之下,集中供暖具有能源利用理论效率高、适于长寒冷期全空间连续供热的特点,但存在工程建设规模大、周期长、一次投资高、供热量调节难度大、空气污染严重、无法调动居民节能等问题。分散供暖具有建设规模小、周期短,运行、管理灵活方便,便于计量等特点。但分散供暖如采用燃煤则热源效率低、污染物控制难度大,受地域、资源、环境、建筑类型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,适用范围有限。必须指出的是,在热效率和污染物控制等方面,如果分散式供暖采用电热、可再生能源,将和燃煤等传统热源完全不同。 有鉴于此,张晓梅建议,对南方地区提供集中供暖,并将此惠民项目纳入国家“十”规划,由国、省两级按重点工程项目金额投入建设资金,并将城乡居民供暖补贴纳入财政预算。